今年手机巨头转拼音乐手机手机将取代MP3
“手机将取代MP3!”索尼爱立信在2005年峰会上如此宣称。他们今年移动音乐战略的代表者W800,按预计这款产品在今年第三季度就能上市。
下一个市场的猜想 移动音乐
不仅是索爱,同样在诺基亚、摩托罗拉的眼中:手机日益强大的功能有望整合同类电子消费品。这种企图,包括早先的PDA以及后来的DC、DV,MP3显然也不例外。在“3GSM世界大会”上,这三大手机厂商都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他们生产音乐手机的计划,他们渴望从音乐手机中寻找到未来利润的增长点。
去年摩托罗拉推出E398、E680和C650三款音乐手机。诺基亚紧随其后也推出音乐手机3300及后继者NEO。而索爱更是在索尼和爱立信两大巨头握手的一刻,就为了未来瞄准了方向:影像和娱乐。目前它在继续保持可拍照手机的领先优势的同时,把注意力转向音乐手机(移动音乐)。
猜想离现实有多远 高处不胜寒
从市场销售来看,第一款音乐手机E398从上市到现在一直是反应平平。SanfordBernstein分析师指出,MP3手机不会一夜流行,它们在未来几年间随着3G网络和硬盘存储技术的发展才能逐渐取得成功。国讯手机卖场的销售经理李哲奇认为,音乐手机在今年不可能出现商家期待的兴奋点。原因有两个:一是中国人均收入的状况决定了1500元以下的手机才是消费的主流,音乐手机不在此列;二是中国手机市场的个性化消费特征不太明显,况且音乐手机与MP3之间的差异在消费者主观感受中不大。音乐手机起码还需要两到三年的培育时间。
内容、存储容量、电池都够吗?
手机变成像休闲生活的贴身百宝箱后。“什么都有可能意味着什么都没有!”一个音乐发烧友这样告诉记者。“讲究音乐品质的人可能更多的会选择苹果的i-pod,而不在乎音乐品质的人可能更关心价格转而选择中低端的MP3产品。”
内容方面,手机巨头四处联姻。可据悉摩托罗拉与苹果合作的产品最快也只能下半年后推出;诺基亚与微软各有心思,能否真正亲密携手还有待观察;索爱和索尼还有点血脉相连,但是再解决版权上估计也要一番周折。正如任伟光所言“目前在音乐手机整个产业链中关键是解决下载音乐的版权问题,而不是技术问题。”
相比其他手机,音乐手机存储容量无疑大了许多,可还是只有0.5G。MP3最高可达80G,孰轻孰重,消费者自有明断。
手机不可能不打电话只用来听MP3,加上短信、彩信等各种功能的消耗,手机电池到底能支撑多久的确让人怀疑。在电池和节能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时,mp3的“专项保证”似乎更稳妥些。